2018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接受德国《商报》(handelsblatt)采访时讲了他的“欧洲梦”。
刘强东说,他有意收购一家大型德国在线零售商。“我不再只对从德国向中国销售产品感兴趣。我也想在欧洲销售产品,”他说道:“我不仅对中国产品感兴趣。我正在布局全球。我想销售各种各样的产品,包括本地产品。”
7年后,刘强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京东集团正式宣布正在收购欧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零售连锁店德国MediaMarkt和Saturn母公司Ceconomy的控制权。德新社(DPA)评论说,此次收购标志着中国经济向欧洲零售市场扩张的重要一步。
“这家中国巨头是认真的!”
之前大肆渲染京东收购Ceconomy负面消息的《图片报》(BILD)也不得不这样承认,投资者普遍看好这次收购案。受收购要约预期,Ceconomy股价近期飙升至每股4.35欧元。自今年年初以来,受持续不断的收购传闻影响,Ceconomy股价已上涨逾60%!
正如Ceconomy股份公司周三晚间在杜塞尔多夫宣布的那样,京东控股德国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的子公司)已向Ceconomy提交了一份自愿公开收购要约。股东将获得每股4.60欧元的现金。这意味着MediaMarkt和Saturn连锁店的总市值将超过22.3亿欧元。
这家总部位于杜塞尔多夫的公司目前的最大股东是联合创始人凯勒哈尔斯家族,持股29.2%。目前,凯勒豪家族支持的股东集团Convergenta已与京东达成相应协议。除凯勒豪家族外,此前的主要股东还包括Meridian基金会(持股11%)、Haniel家族(持股16.7%)以及Freenet(持股6.7%)。总计31.7%的股本承诺已得到落实。
在德媒眼中此次收购是——“中国巨头遇上欧洲传统企业”!
德新社称,京东(年销售额略低于1590亿美元)将自己定位为“一家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全球领先科技与服务公司,也是中国销售额最大的零售商”。该公司已在美国科技交易所纳斯达克上市十余年。
根据其年报,Ceconomy在欧洲11个国家/地区经营着1000多家门店,最近的年销售额达224亿欧元,其中约四分之一来自线上销售。第一家Saturn门店于1961年在科隆开业,第一家MediaMarkt于1979年在慕尼黑开业。
为了打消德国方面的疑虑,京东对收购后的业务做出了意义深远的承诺:
1,Ceconomy现任管理委员会将继续留任。
2,京东集团承诺在三年内不会进行任何强制裁员或关闭门店。在此期间,劳动合同、集体谈判协议以及监事会现有的共同决策机制也将不受影响。
3,根据声明,未来的大股东不打算对公司架构进行任何重大调整,并计划至少在未来五年内保持该零售集团的品牌体系保持现状。
4,至于新的中国东家是否计划将MediaMarkt重返亚洲市场尚未确定。
“这些计划表明零售业的力量平衡正在发生转变。”德国《经济周刊》评论说,2009年11月中旬,中国首家MediaMarkt在上海开业时,当局勒令这家德国电子产品连锁店暂停广告一周。当局担心,如果广告激起更多购买欲望,顾客的兴趣可能会迅速演变成大规模抢购。
如今,尽管情况有所不同,但其“中国冒险”似乎正在卷土重来,京东提交了一份自愿公开收购要约。这些计划表明,过去几十年来零售业的力量平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Ceconomy方面认为,德国官方预计不会阻碍京东的收购案。
此次收购将显著提升京东在实体零售领域的整体地位。收购MediaMarkt和Saturn后,京东将获得欧洲最大的电子产品在线商店之一以及遍布多个欧洲国家的约1000家门店网络。在中国,京东不仅活跃于在线零售,还运营着多家实体零售连锁店和购物中心。
我想,对于众多中国电子产品来说,也是一个大好消息。目前,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电器连锁店MediaMarkt和Saturn里,韩国三星、LG,美国苹果、德国西门子等品牌占有优势。京东收购后,相信华为、海尔、TCL、美的等众多中国品牌,将有更多机会与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消费者面对面,走进欧洲家庭。这应该也是刘强东“欧洲梦”的一部分。
评论列表